应用型人才培养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应用型人才培养
山东省积极构建 “四位一体”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体系
发布时间: 2016-07-07

山东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制定出台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一体化指导纲要,构建德育课程、学科课程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“四位一体”的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体系。

德育课程体现“一以贯之”。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、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、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标准,对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,有针对性地规划各学段德育课程的目标、内容、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,构建不同学段依次递进、衔接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。编制“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图谱”,从道德规范、心理健康、法治观念、国家意识、政治认同、经济追求、文化自信、社会和谐、人生价值等九个方面,细化每门德育课程的要点提示。坚持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原则,采取考试、谈话法、观察法、描述性评语、活动项目评议、学生自评与互评、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更为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学科课程强调“二者兼顾”。突出教育的整体德育功能和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,挖掘提炼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科学、音乐、体育与健康、美术、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等14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,丰富德育载体,实现全科育人,促进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有机融合。根据课程属性,归纳出每门课程的德育特点、德育范畴,明确各学科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。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,分别提供3—5个德育评价案例,附有具体的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,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力求“三个融合”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,挖掘齐鲁文化资源,融合情感与态度、行为与习惯、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要求,分学段设定课程目标。坚持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、知行合一,分别确定小学低年级、小学高年级、初中、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重点。明确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地方必修课程,义务教育学校每学期16课时,高中一二年级每学期18课时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,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交流、体验感悟,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实践课程引领“四方之志”。对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,归纳出仪式活动、亲子活动、团队活动、社团活动、传统节日活动、学校节会活动、劳动与技术活动、研学旅行活动、探究活动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、互联网体验活动、国际理解活动等12种活动类型,明确每种活动的示例、适用年级、德育目标和活动建议。省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保障机制,规范和引导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活动;各中小学校成立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委员会,建设学校实践活动课程体系,自主开发具有当地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活动项目。完善以学生实践活动为重点的成长档案,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客观记录和标志性成果的搜集,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

立即咨询